Sunday, May 30, 2010

淺談骨質疏鬆

之前媒體報導總統夫人周美青拜訪屏東泰武國小時,因小朋友熱情擁抱導致背部疼痛住院治療,引起社會關注;據說總統夫人不喝牛奶,且體重過輕患有骨質疏鬆。台大醫院蔡克嵩教授曾以海砂屋比喻骨質疏鬆,海砂屋是海砂鹽分腐蝕了鋼筋造成水泥掉落,而骨骼就像鋼筋一樣,骨質疏鬆意味著骨骼強度不夠、骨頭構造單薄,一旦面對外來壓力就無力支撐、脆弱易斷,在預防醫學崛起的今日,骨質疏鬆也逐漸成為大眾關切的病症。
骨骼看似固定不變,實際上是一個不斷循環置換的組織,此再塑過程是由破骨細胞及造骨細胞交互作用進行。人體骨質隨年齡增加在二十至三十歲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以每年0.5~1%的速率流失,女性停經後以每年2~3%的速度加速流失,若骨質流失過多,使得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即所謂的「骨質疏鬆」。

骨質流失並不會導致疼痛,往往待情況嚴重時才開始感到全身酸痛無力,特別在腰背部及骨盆等負重部位。由於龍骨逐漸塌陷,背部會漸漸彎曲產生脊椎側彎、關節變形及身高變矮的情形,此外一旦骨骼強度不夠,便很容易因輕微外力而折斷,引起行動不便甚至死亡,嚴重骨質疏鬆的病人只要跌倒、甚至咳嗽也會導致骨折!

臨床上骨質密度的測量常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和超音波,目的在早期偵測骨質疏鬆,找出骨折高危險群,給予適當預防治療,以降低骨折發生率。其中雙能量x光吸收儀由於誤差值小,是目前主流的骨質密度測量工具。至於傳統x光檢查,只有在骨骼鈣含量減少30~40 %才能顯示出骨質疏鬆,並不夠精確。

骨質疏鬆高危險群包括:高齡女性、低鈣攝食、早發性停經、身材瘦小、缺乏運動、常年煙酒者、長期臥床、久坐辦公室。此外,患有腎病、高血鈣、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機能過盛、腸道吸收功能障礙等,都會影響骨質恆定進而導致骨質疏鬆。骨質一旦流失就很難再完全恢復,因此預防骨質疏鬆宜趁早養足骨本,包括補充足夠鈣質、適度運動、適當日曬,並應避免過量的煙、酒與咖啡,而維持適當體重亦可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骨質疏鬆症在治療方面,有荷爾蒙補充療法、抑鈣素、雙磷酸鹽等藥物,一般民眾常誤以為關節酸痛就是骨質疏鬆,坊間甚至謠傳使用維骨力可保健骨骼,事實上維骨力是屬於軟骨成分,對骨質疏鬆者並無實際效益。民眾若有相關問題應洽詢專業醫師尋求合適的治療方式,才是正確保骨之道!
(文:骨科醫學部 蔣建中醫師)
端午節即將到來,吃個粽子過好節,是家家戶戶不會錯過的應景活動。若是你想大展身手讓家人嚐嚐自己的好手藝,推薦你換個花樣,試試健康創意的養生粽及低卡水晶粽,這些利用高纖的素材如五榖高纖米、竹筍、香菇、蒟蒻、栗子,搭配低油的素材及手法,包你贏得健康及掌聲;創意的低卡水晶粽,避開了鹼油,利用代糖增加甜蜜,對於正在追求健康體位的你或是需要控制鈉量的慢性病患者,低卡水晶粽是最佳的健康選擇。
若你是購買市售的粽子(每個熱量約400大卡/170公克),想改變市售肉粽的高油、不均衡的問題,只要掌握『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的原則,吃的時候一次以一個,不過量,你也可以吃的適當,吃的均衡,嚐得高纖喔!

1.肉粽內的肥肉儘量去掉不吃,若有慢性疾病小心蛋黃,可挑選栗子內餡為佳。
2.可挑選較口味清淡的粽子如五穀南部粽、粿粽,來減少鹽分及油脂的攝取。
3.儘量挑選五榖粽、燕麥粽,增加纖維及營養素的攝取。
4.看看食品身分證----營養標示,也可以讓你容易決定,如何選擇低油高纖的健康粽。
5.可搭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湯如竹筍湯、冬瓜湯、絲瓜湯…或一盤燙青菜增加纖維的攝取。
6.餐後別忘了一份水果,均衡一下。
7.不要額外沾食甜辣醬、醬油高等;吃鹼粽時可以改用”赤藻醣醇”類的代糖取代一般的糖粉,讓你甜蜜少負擔,其中沾醬及鹼粽的鈉含量高,高血壓及腎臟病患者最好能嘗嘗原味之美。
(文:營養室主任 劉香蘭營養師)

腸胃健康 歡樂過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到了,喜歡吃粽子的人又有口福了,但是要小心不要吃出問題了!
粽子是糯米製品,黏性比一般米飯大,不易消化,停留在胃內的時間比較久,比較會增加胃酸的分泌,有胃酸過多疾病如胃食道逆流與消化性潰瘍的人,吃太多粽子容易引發不適,而牙齒不好、吞嚥困難、消化不良、腸沾黏、與容易便秘的人,更不宜餐餐吃粽子。
粽子內餡的材料眾多,包括魷魚、干貝、鮑魚、蚵乾、豬肉、蛋黃、蝦米、花生以及蓮子等,熱量與油脂含量相當高,有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與痛風的人,千萬不可以將粽子當作零嘴般食用,吃完粽子後繼續照著正常的食量飲食,以免健康亮紅燈。另外,吃粽子時,最好少淋上佐味的沾醬,如蕃茄醬、甜辣醬等,因為這些都是含納量高的調味料,對血壓高或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利。
提醒您,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端午假期千萬不要餐餐吃粽子,一定要熟記少油、少鹽、少糖等吃法,更不要忘了青菜和水果等多纖維的食品,就可以避免掉腸胃不適與身體的負擔。
(文:胃腸肝膽科主任 張盈森)

淺談 最新醫美科技~自體脂肪移植 (補脂)

美的體態,除了要輕盈,更要線條完美。肥胖固然不好看,但若只重視減重而不注重線條的完美
仍不能算是完成的體型雕塑。因此在體型雕塑的領域,我們除了要處理脂肪的堆積問題,更要積極調整脂肪分配不均的問題。

體形的老化有一大部份來自於皮膚的鬆弛,以致脂肪下垂而造成皮膚的凹陷。諸如淚溝、法令紋、夫妻宮及臉龐的凹陷、產後乳房萎縮、臀部萎縮等。為了要撫平這些缺陷,因而有玻尿酸、微晶瓷等產品襲捲美容市場,其效果固然完美,但可惜的是不夠持久;往往1~2年就吸收怠盡。因而必須再次注射才能維持美麗的形態。但自2000年開始,美容界有了重大的突破,那就是自體脂妨移植。

自體脂肪移植就是利用傳統抽脂所抽出來的脂肪,透過特殊的純化技術,再將它補到所須填補的部位,像是臉部凹陷、乳房、臀部等,因為是自體的脂肪,所以不會有玻尿酸、微晶瓷等部份過敏或排斥的情形。且存活的脂肪永遠不會被吸收,效果能一直維持下去,是一個一勞永逸的方式。況且脂肪細胞中含豐富的幹細胞,能在移植區作用;能有去斑、緊緻皮膚、改善細紋的作用,讓補脂後的您更加美豔動人。
(文:醫美中心整型外科主任 張譯允醫師)

留住豐華 享受健康

時近五月康乃馨的季節,想要為母親準備一份健康的禮物,日常的飲食保健肯定是最受用的!
女性維持健康與留住風華可把握以下的飲食原則:
1.維持理想體重,隨著年齡的增長,基礎代謝率隨著下降,為了維持基礎代謝,每日規則的運動就有很大的幫
助,每週150分鐘的運動由其是飯後1小時大步走,除了維持基礎代謝外,更能幫助體脂肪的燃燒,可以輕鬆
維持體重,也可維持骨密。
2.每天吃高鈣的食品,最佳的選擇是每日二杯脫脂奶,其他如豆製品、低脂起司、青花菜、九層塔、芥藍菜..
等,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3.天天5蔬果,每天吃3碟蔬菜及2份水果,除了要有一盤深綠色及一份維生素c高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番
茄、鳳梨..等,聰明的吃法是多選用不同顏色的蔬果,所攝取的營養素及抗氧化的植物化學成分最為豐富。
4.每天至少一餐吃全穀類或其製品,全穀類富含維生素B1及水溶性纖維,有益於心血管健康及熱量代謝。
5.選用好油,多選用橄欖油、苦茶油、芥花籽油等植物油,日常飲食要注意反式油脂及動物油的攝取,平日最
常吃到的西點、乳瑪琳、餅乾常富含危害心血管健康的反式油脂,最好淺嘗即可。
6.多選用大豆製品及深海魚取代紅肉,大豆製品除了有益心血管健康,更有豐富雌激素,有助於保持骨密,常
保青春。
以下提供一份食譜,讓媽咪可以好好享用
早餐:芝麻豆漿燕麥奶
芝麻1湯匙
脫脂奶200cc
無糖豆漿100cc
薄片燕麥4湯匙
午餐:薏仁糙米飯1- 3/4 碗
綠花椰菜一碟
西芹炒豆乾一份
烤鮭魚 一份
紫菜湯
奇異果(大)1個
晚餐:五穀飯 3/4碗
麻油川七
鮮蠔豆腐蚵
棒棒雞絲(小瓜、豆芽菜、雞胸、紅椒、芝麻醬適量)
鮮菇味增湯(鮮菇2-3種、高麗菜、海帶結、味增適量)
(文:營養室主任 劉香蘭營養師)

珍愛母親、寶貝媽咪應力性尿失禁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將來臨,讓我們又想到感謝母親的偉大及如何將我們對於母親的感念化為實際珍愛跟寶貝的行動。
母親的懷孕生產,本身對於身體的變化及傷害是極大的,特別是自然生產對於骨盆肌肉及韌帶神經的過度拉扯壓迫,常會造成將來應力性尿失禁或子宮陰道下垂。
應力性尿失禁是一個生過產後母親很常見的一個疾病,但是因為它是在咳嗽、打噴嚏、大笑或是用力運動時才會發生的漏尿行為,因此很多病人不以為意,以為這是老化的進程,更多病人是不好意思求醫,殊不知這是一個可以簡單手術治療就可以痊癒的疾病,目前據統計生育過的婦女會有尿失禁症狀的,大概有60%以上,而真正會去就醫的婦女不到20%,因此真正會來就醫的人可能只有冰山一角。
  目前尿失禁的處理不外乎復健及手術為主,首先必須診斷確定是應力性尿失禁,診斷上必須以尿動力學檢查為主,現在的電腦化檢查儀器均相當進步,可以大量減少病人的不舒服感和時間。診斷確定後,依病人漏尿的嚴重程度和需求來考慮治療的方法和模式。
  如果漏尿量大或是工作社交需求,則建議以手術性治療為主,以往的腹部手術傷口大、住院久,病人傷口疼痛時間長,成功率大約在85%,現在的陰道無張力吊帶網膜,傷口小、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短,或是不用住院,傷口疼痛低,成功率約80%。
  如果漏尿量小或是工作社交需求低時,我們可以選擇復健提肛運動,依每個人的情況,由技術員教導,持續復健半年,成功率大約40%。
為了給媽咪、母親一個乾爽健康的下半身,應該多多鼓勵媽咪、母親接受正確的診斷,正當的治療,幾乎百分百都可以治癒改善。
(文:婦產部主任 魏天山)

談 『溶脂與體型雕塑』

由於現代生活習慣,所以不管男男女女的身材體形都容易變形!在職場上的外形又具有門面的功能;健康的飲食與持續規律的運動習慣可說是知易行難,所以快速的身材雕塑方式便成為現代人趨之若騖的方法;形體雕塑的減脂手術便蔚為風尚!基本上目前時下最熱門的醫美項目,包括有傳統抽脂及近期興起的雷射溶脂。

敏盛醫美中心整型外科醫師安伯忠醫師指出:傳統的抽脂是以金屬管放入脂肪層,灌入緩衝液體將脂肪撐大讓金屬細管容易抽取脂肪,以負壓抽的方式,不容易傷及神經血管,術後偶有瘀青,可達術後不易復胖的目的,可用於全身及局部塑身!

安醫師也談到最近新興的雕塑科技~『雷射溶脂』,主要是使用細探針(約0.3cm 以下)進入皮下脂肪層中,在短的時間使用高能量的波長雷射快速擊發,震破脂肪細胞膜,造成脂肪細胞數量減少,改善局部脂肪堆積問題。雷射溶脂可以減少脂肪細胞的數量,還可以利用雷射的熱能來促進膠原蛋白增生,達成皮膚緊實的效果;尤其還能進行修飾,手術簡單、失血量低、風險低且方便性高。

  溶解後的脂肪可經由身體的新陳代謝與淋巴循環排出體外,大約1至3個月可達到塑身、
緊膚的臨床效果。術後要穿上訂作的彈性衣,主要調整因消腫後自然會變鬆垮的溶脂部位,並
且要注意按摩,一週後開始按摩,每週按摩一次,至少維持一個月,可促進脂肪吸收與排泄,
並且要以彈性繃帶壓迫,以防止出血。

安醫師並且指出,基本上消費者要注意及釐清的是,雷射溶脂主要是針對身體或臉部局部的脂肪進行消除,其效果特別顯著。以雷射溶脂的治療來說,臉部嬰兒肥、雙下巴、火雞脖等脂肪量小的部位,適合單獨用雷射溶脂;對於脂肪量大的部位,如蝴蝶袖、副乳、大腿、腹部、臀部、馬鞍部等可運用高能量的雷射溶脂搭配脂肪引流術,達到局部『形體修飾』的目的。對於這種新興的理念,不但符合世界潮流,更能真正幫你打造曼妙的身材!最後,安伯忠醫師還要提醒想要塑身的朋友要注意的是:進行雷射溶脂術的醫師最好找整型專科醫師,因為醫師的專業度及經驗值會影響疼痛感,而雷射深度、強度、引流吸出的體積等都要能熟悉掌握;因此在有醫療背景的醫謢人員操作下,消費者的權益才會真正受到保護。

最後要談到補脂部份,安醫師指出,臉部是最常做脂肪移植手術的部位,為老化有臉部局部脂肪萎縮的困擾,照相時臉上的陰影看起來又兇又老氣! 但想到補脂要【動手術】,心裡又怕怕的.事實上,自體脂肪補脂不但屬於【微創】手術,手術時間短、術後疼痛度低,其效果更是持久,也難怪根據觀察,接受手術的年齡層已明顯下降,同時成為整型手術的【入門款】,在30出頭第一次整型的年輕族群間吹起最夯的整型風。其他的地方當然可以移植脂肪例如,臀部、胸部以及身體的凹陷處等。

另外,安醫師也提到:有關脂肪移植的概念!他指出:雷射溶脂後抽出的脂肪為乳糜化破損脂肪不適合做為脂肪移植之用,至於豐頰、夫妻宮、淚溝、法令紋、隆乳等,則需以傳統抽脂為之,並不適合用雷射溶脂。

最後安醫師也提醒抽脂手術包含麻醉及手術都有一些潛在風險,還是要小心與醫師溝通,並
了解醫院是能提供相關風險的處理。
( 文:敏盛醫學美容中心 安伯忠醫師)

醫生對乳癌檢查的常用策略

乳癌是現代婦女第二致命的癌症,難怪醫生和患者都十分關注:何者是最合適的篩檢工具?誰應該篩檢?什麼是開始或停止篩檢的適當年齡?使用什麼是最佳的方法篩檢?

所有醫生應該同意,年齡50到69歲的婦女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是適當的。但是面對40到49歲的婦女或者70歲以上的婦女,意見便變得分岐,非但對多久做一次篩檢有不同意見,更不清楚自我乳房檢查是否真的有用。如果每年乳房檢查是有用的,也許評估患者的乳癌風險率是有幫助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增長的年齡、女性荷爾蒙的影響和遺傳學。由於雌激素加上黃體素合用超過5.2年後,會增加乳癌發生的風險,近年來迫使醫生重新考慮荷爾蒙取代療法對停經婦女使用的正反效果。

常使用計算乳癌風險的工具是Gail模型或者乳癌風險評估工具(BCRAT)。 這個模型允許婦女演算個人在以後五年和直到年齡90歲時患乳癌的風險。需要數據包括年齡,初經年齡,第一胎出生時的年齡,一等親患乳癌的數目,任何顯示異常增生組織的乳房切片檢查結果。更新的BCRAT版本,加入了種族和種族因素。 www.cancer.gov/bcrisktool/Default.aspx.

乳房攝影是當前乳癌篩檢的黃金標準,乳房攝影篩檢公認有效減少乳癌死亡率34%。利用風險預言模型定義(如BCRAT),2007年美國癌症協會指南建議終身乳癌風險大於20%到25%的婦女,MRI是推薦的合適篩檢工具。

終身風險少於15%的婦女,在40-49歲內,應該每1到2年接受乳房攝影篩檢,如果是50-69歲,或已經大於70歲且估計餘命超過10年,應每年接受乳房攝影篩檢。 婦女超過20%的乳癌風險,應該轉介作基因檢測,確定BRCA的可能變異,並且有乳房MRI篩檢的需要。
(文:敏盛綜合醫院影像醫學科 主治醫師 池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