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5, 2007

沉迷電腦遊戲者-小心出血性腦中風




自發性腦出血俗稱出血性腦中風,一般很少發生在年輕人,以往如果發生在年輕人的自發性腦出血通常是因先天性的顱內血管畸形破裂,或心因性栓塞所致,但是如今由於電腦遊戲的興起,發生一位年輕人因為沉迷電腦遊戲過久之後發生自發性腦出血。
案例是一位32歲年輕男性,沉迷於電腦遊戲多年,病發當天,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的忘情於電腦遊戲,連續超過8小時以上,突然間失去意識,被送至醫院,意識清楚,不能言語,右側完全癱瘓,住入加護病房密切觀察,12小時意識逐漸昏迷,經過顯微手術後,逐漸恢復意識,恢復部份的語言功能,及右側肢體的力量,該病患表示以後不敢在如此的流連於電腦遊戲太久。我們也呼籲業者應該附上警語,類似沉迷於電玩太久,有損健康,可能又腦出血的危險。
楊琳煦副院長表示:一般自發性腦出血的案例多發生在老年人,由於顱內動脈的老化(動脈硬化),終至於破裂,在年輕人的腦內血管可能也是由於長時間的坐在電腦桌前缺乏運動,加上緊張刺激的電玩,易讓血壓高漲,終至於發生自發性顱內出血。這也是病患始料未及,令人終生遺憾的事。
  楊琳煦醫師呼籲沉迷電腦遊戲之民眾,電玩時要適度休息,玩太久可能導致腦出血,半身癱瘓的危險,甚至危及生命。任何事本身並無害,適度的使用還可能有益,但過度的沉迷有害身體健康,甚或導至終身遺憾。
…………………………………………………………………………………………
教研副院長/楊琳煦醫師
經歷:敏盛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住院醫師
台南成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嘉義仁友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美國貝洛氏神經醫學中心研究腦血管外科
顱底外科,脊椎外科、亞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專長:腦神經外科、腦重症加護

Thursday, April 05, 2007

未來的趨勢 ~ 過敏基因檢測


近年來,本土過敏兒童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現在大約有30~50%的小朋友罹患過敏疾病,也就是說,每2~3位小朋友當中就有1位是過敏兒。所以在我的小兒過敏氣喘門診中,常有焦急的家長問到: 「我小朋友現在的症狀究竟是不是因為過敏的關係 ?」 或是「我的小寶寶將來會不會變成過敏兒呢?」
過敏疾病的診斷並不難,只要一位有經驗的過敏專科醫師,依據小朋友的個人病史﹑家族史,配合身體檢查,有時再輔以抽血檢驗過敏指數,就可以診斷小朋友是否罹患過敏疾病。然而,過敏指數的正確性要到兩歲以後才夠準確,醫師一般不會在兩歲以前建議檢查過敏指數,所以目前現有的新生兒過敏體質篩檢(low range total IgE, 即過敏指數)只有部份的參考價值。在過去的年代,對於兩歲以前的小朋友,如果家長還是很擔心,很想知道小朋友有沒有過敏的體質,常常只能乾著急!
不過,隨著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基因學的發達,人類的基因密碼圖譜已在2003年4月定序完成,對於醫學知識的探討也擴展為「基因」的領域。由於過敏疾病的普遍性,這些年來,愈來愈多的科學家開始尋找並且確認那些是跟過敏疾病有關的基因,也就是所謂的「過敏基因」。
為什麼說「過敏基因檢測」會是未來的趨勢呢? 基本上,基因是所有細胞﹑組織﹑器官﹑體質的根本來源,從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基因就開始影響胚胎的成長與發展,而寶寶出生後的生長發育以及各個器官系統的成熟與健全也跟基因息息相關。因此,「過敏基因」是過敏疾病發生的根本來源,「過敏基因檢測」可以預知部份的未來,可以預先揭露小朋友在將來得到過敏疾病的可能性。在以「過敏基因檢測」了解個人與過敏疾病相關的危險性之後,就有可能及早避免罹病的危險因子,如此可以作為健康預防的指引,也能作為醫療的指標,一旦小朋友發生疑似過敏的症狀,也比較可以提早確立診斷,避免錯過治療與保養的黃金時期。 所以過敏基因檢測會是未來的趨勢。
「過敏基因檢測」適用於每個年齡層,不過因為它具有預知罹病風險的好處,所以愈早檢測其幫助愈大,最佳的檢測時機應是在寶寶剛出生時,以其「臍帶血」作檢查。
敏盛醫院目前提供的「過敏基因檢測」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過敏體質」基因,屬於第一級的基因篩檢,可初步預測罹患過敏疾病的風險是高或低,有意願者可先由這項檢查開始。另外兩大類分別是「異位性皮膚炎」基因及「氣喘」基因,其結果給過敏專科醫師參考,可作為更深入判斷各疾病風險的依據。
前衛生署署長陳建仁院士在國際健診學會2000年台北年會中指出,二十一世紀健康檢查將要檢查「基因」。如果您想深入暸解新生兒﹑小寶寶﹑或小朋友將來罹患過敏疾病的可能性高不高,那麼「過敏基因檢測」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敏盛總院小兒部 過敏免疫風濕科 陳建翰 醫師)